那些工作不穩、失業的路易斯安那州的窮苦白人工人們,看到各種少數族群透過社會福利『插隊』,感覺憤恨不平,這種失落感讓他們最終成為川普的支持者。
澳洲與中國關係今年日趨緊張,最早起於全球疫情爆發後,澳洲認為國際有必要派員赴中國調查病毒起源。值得注意的是,昨天《澳洲人報》(The Australian)網站,還有今天《雪梨晨驅報》(Sydney Morning Herald)及墨爾本《世紀報》(The Age)網站上,相繼傳出艾班尼斯在工黨黨內領導人地位不穩的消息。
加上澳洲響應美國對於資訊安全的顧慮,參與限制華為5G產品的行列,並且是美國在印太戰略中「四方安全會談」的一角,使澳中關係逐漸破裂。同屬自由黨的前維省省長肯奈特(Jeff Kennett),也曾於6月3日向墨爾本《前鋒太陽報》(Herald Sun)網站發表文章,指工黨的維多利亞省省長安德魯斯(Daniel Andrews)當初是在不公開的情況下,與中國協商加入一帶一路計畫,公眾根本不知道他到底向中國承諾了什麼。Photo Credit:AP / 達志影像 維多利亞省省長安德魯斯。意識到該保護國家利益,澳洲朝野對中國態度轉變 維省加入一帶一路向中國舉債的問題,已引起全國關注。當時,安德魯斯被指未諮詢聯邦政府意見、亦未公開向大眾透明交待相關細節的情況下,單獨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,於是激起聯邦政府反彈。
維省議會帳目及評估委員會其他質詢焦點還包括:中國國務院直屬管理中央企業旗下子公司在維省投入基礎建設工程,特別是中國交通建設集團(中國交建)子公司「喬恩荷蘭集團」(John Holland)參與的西門隧道(West Gate Tunnel),以及墨爾本地下軌道(Melbourne Metro Rail Tunnel)等一連涉及中資身影的維省基建項目,均出現預算超支過去曾在茄子蛋《浪子回頭》MV演出的黃冠智,劇中飾演程文亮是劉芸香的同班同學,直率單純個性,讓緊張劇情注入幽默潤滑。香港的一國兩制,港人治港,在走到這個地步後,算是名存實亡了。
過去的兩任領導人中,江澤民與胡錦濤都是擔任二任十年,確立了中國領導人的任期制度,習近平如果想要終身執政,就要在2022年先成功連任第三任黨總書記,2023年才有可能繼續擔任國家主席,進而取得軍委員主席,掌握國家機器與軍權。習近平是在慘烈的政治鬥爭中維持了他的權位,也讓他幾乎沒有選擇,必需不擇手段續任黨總書記。同時,以更嚴密的言論管制,更綿密的媒體宣傳,消弭中國內部的所有雜音。中國則進一步取消四名香港立法會議員的資格,引起泛民主派議員全體辭職抗議。
這種利用危機感,來訴求應該要讓現任領導者繼續執政的方式,在民主社會的大選中很常見,蔡英文在競選連任時,被在野黨批評是在賣「芒果乾」(亡國感)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因為習近平目前最不希望的,就是這個問題過早浮出檯面,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。
文:王臻明 是說在港版國安法實施後,香港警察持續搜捕異議份子,被視為是香港特區政府在秋後算帳。對習近平來說,如果成功拿下台灣,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繼續連任,或是將情勢控制在衝突的邊緣,進行軍事動員,那也可以轉移焦點,在國家的戰爭危機中取得連任的藉口。原本習近平希望以一帶一路、紅色供應鍊等政策,形塑中國在他的領導下,經濟蓬勃發展,已擠身世界強權的形象,合理化他繼續執政的企圖。習近平原本計畫用中國在他英明領導下,繁榮進步的宣傳,來形塑自己繼續連任的正當性。
但是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如果變成反習近平連任,那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可能就會很大,因為中國早就建立起領導人的十年任期制,習近平沒有比江澤民與胡錦濤更有建樹,甚至還把中國搞成一團糟,是要如何說服中國社會支持他推翻任期制? 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對習近平來說,無論如何都要在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升級前,消滅這個威脅,讓他可以順利連任。2022年的連任問題,不止讓習近平變的更危險,也成為了他最大的弱點。只是中國的經濟情勢在之前就隱現疲態,美中貿易戰又讓情勢快速惡化,美國高舉反中大旗,讓許多國家也開始檢討跟中國的關係,形成中國被世界圍堵的氛圍,讓習近平原本的計畫被全盤打亂。那既然習近平最大的弱點是在2022年的連任問題,香港民主派人士想要在這一波鎮壓中扭轉頹勢的方法就有兩個,一是讓習近平瞭解,香港民主派無意在這個問題上作文章,這或許可以放鬆目前的大搜捕與鎮壓。
對台灣來說,最擔心的絕對是習近平為了連任,決定挺而走險,武力犯台。很多人擔心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前,故意挑起與中國的軍事衝突,也是出於一樣的邏輯考量。
習近平的國家主席一職,其實到2023年才任期屆滿,但在2022年,習近平的黨總書記一職,就會先屆滿十年,也就是兩個完整的五年任期。只要不是攻台失敗,徹底讓共產黨成為眾矢之的,對習近平來說,都是有利的。
若2022年就無法順利連任,那修憲拿掉國家主席的任期制,就前功盡棄了。習近平之所以無論如何要繼續掌權,在於他在任內,以肅貪為名,大舉進行政治整肅,許多官員跳樓或入獄,這早已不是新聞而香港的反送中運動,剛好成為習近平這個計畫的最大變數。但是習近平若真的選擇拿台灣問題來做為連任的墊腳石,那台灣的反擊,將會全部圍繞在他任期的問題上,成為他連任之路的最大絆腳石。過去,香港爭取雙普選的遊行活動,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比較小,因為中國社會並沒有施行過民主選舉,共產黨政府又不斷宣傳民主制度容易混亂,影響經濟發展。持續不斷的示威活動,一波接著一波,香港特區政府在原本的法治框架下,沒有辦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,如果拖到2022年,反送中運動很有可能搖身一變,成為反對習近平連任的大規模示威,將很容易引發中國社會的共鳴,成為習近平無法解決的難題。
對習近平來說,如果成功拿下台灣,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繼續連任,或是將情勢控制在衝突的邊緣,進行軍事動員,那也可以轉移焦點,在國家的戰爭危機中取得連任的藉口。這種利用危機感,來訴求應該要讓現任領導者繼續執政的方式,在民主社會的大選中很常見,蔡英文在競選連任時,被在野黨批評是在賣「芒果乾」(亡國感)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香港的一國兩制,港人治港,在走到這個地步後,算是名存實亡了。習近平之前就是修憲拿掉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,而被視為是在替終身執政鋪路。
這三個身份讓中國領導人可以掌握「黨、政、軍」,在中國這種以黨領政的制度下,又以黨總書記最為重要。中國則進一步取消四名香港立法會議員的資格,引起泛民主派議員全體辭職抗議。
習近平因此樹敵極多,下台後很有可能成為報復的目標。同時,以更嚴密的言論管制,更綿密的媒體宣傳,消弭中國內部的所有雜音。習近平是在慘烈的政治鬥爭中維持了他的權位,也讓他幾乎沒有選擇,必需不擇手段續任黨總書記。這也讓台海的戰爭危機日漸高升。
二是直接攤牌,以習近平已不適任中國領導人,要求他在2022年準時下台。三個職位中,黨總書記與軍委員主席沒有連任次數的限制,但國家主席則以二任為限。
原本習近平希望以一帶一路、紅色供應鍊等政策,形塑中國在他的領導下,經濟蓬勃發展,已擠身世界強權的形象,合理化他繼續執政的企圖。對台灣來說,最擔心的絕對是習近平為了連任,決定挺而走險,武力犯台。
中國政府為什麼會不顧一切,毀棄政治承諾,對香港下重手,外界有各種看法與推測,不過有一點是較少被討論到的,那就是習近平面臨的2022年危機。雖然這看起來是南轅北轍的作法,但其實邏輯是一樣的,前者讓習近平沒有繼續向香港特區政府施壓的理由,後者讓習近平再向香港特區政府施壓也沒有用了,畢竟底牌已經被掀開了,反而能牽制習近平。
當這個首選方案破滅後,最可行的備選方案,就是讓國家處於危機中,不可以隨便更換領導者。習近平的國家主席一職,其實到2023年才任期屆滿,但在2022年,習近平的黨總書記一職,就會先屆滿十年,也就是兩個完整的五年任期。習近平之所以無論如何要繼續掌權,在於他在任內,以肅貪為名,大舉進行政治整肅,許多官員跳樓或入獄,這早已不是新聞。台灣的應對方法,或許也是讓習近平知道,台灣不想介入他的連任之爭,不會主動在這方面進行政治攻擊,習近平想營造連任的氛圍,大可在別的領域作文章。
因為習近平目前最不希望的,就是這個問題過早浮出檯面,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。那既然習近平最大的弱點是在2022年的連任問題,香港民主派人士想要在這一波鎮壓中扭轉頹勢的方法就有兩個,一是讓習近平瞭解,香港民主派無意在這個問題上作文章,這或許可以放鬆目前的大搜捕與鎮壓。
習近平原本計畫用中國在他英明領導下,繁榮進步的宣傳,來形塑自己繼續連任的正當性。文:王臻明 是說在港版國安法實施後,香港警察持續搜捕異議份子,被視為是香港特區政府在秋後算帳。
只是中國的經濟情勢在之前就隱現疲態,美中貿易戰又讓情勢快速惡化,美國高舉反中大旗,讓許多國家也開始檢討跟中國的關係,形成中國被世界圍堵的氛圍,讓習近平原本的計畫被全盤打亂。只要不是攻台失敗,徹底讓共產黨成為眾矢之的,對習近平來說,都是有利的。